DIY難度:★★☆☆☆☆
液晶偏光膜更換
請注意
如果你還沒買偏光膜或者有疑慮,請直接先看最後!
正文開始
這一年以來液晶面板實在是越來越糟糕了,已經看不見數字的存在。也難怪,在大太陽底下,不死也很難。雖然騎的也不是很快,但是難免遇到路邊美拍照相機,有點不知如何拿捏分寸。
接下來直接進入DIY啦!我想拆車頭應該不難,這有興趣的應該拆也好多次了!每款車頭螺絲位置不一樣,就不特別說了,但基本上不難拆,所以讓我們文章的節奏快點!紅圈圈這三顆卸下....
卸下插頭和碼錶線就可以取得,再把紅圈圈的螺絲給卸下就可以啦!外頭一圈的是表殼固定的螺絲,正中央是機板固定螺絲!
這兩顆按鈕延伸桿要收好,裝回去時要記得!
接下來拆下鐵罩!
鐵罩拆法需要老虎鉗把這個掰直即可
裝回去是一樣的,再拿老虎鉗輕輕的把它彎一點就可以了!
拿下液晶玻璃,注意黏著的導電膠,別去亂動它!
它就長這副樣子!
中間部分已經退化了!
注意看到導電膠有很薄很透明的電路在上面,所以弄掉了還要想辦法按位置黏回去,即使黏回去也要看導不導電。所以...操作的時候小心點就好!
2022/4/9上個月家中的車也有這樣的狀況,拆掉時導電膠並沒有黏在上面。後來研究一下,導電膠掉了也沒關係。原廠設計很好,顯示玻璃和導電膠都會被外殼限位,所以不用擔心這問題。
這就是傳說中的嘔心瀝血剖面圖,這次要更換的就是上下偏光膜
大概分解的順序
用小刀把上下膜給分離就可以了,這裡撕的時候要注意,膜不好撕,黏度很強。撕的時候小心玻璃,所以在拉扯膠膜時要注意力的方向性,別把玻璃給弄斷了。撕完會有殘膠,相信很多網路文章都有寫,清除殘膠可以拿酒精、甲苯、去漬油都可以。
基本上處理好就跟手機貼膜是一樣的,只是偏光膜黏度都很強,上去後要再重黏有可能會損壞,所以位置和表面要清潔乾淨。貼的時候注意,慢慢貼,通常以2分法推進,避免有氣泡出現。
處理好一面,貼完了換另一面。因為有導電膠,所以拿桌邊落差剛剛好。
上偏光的部分有角度性,不過這種方形的也沒啥特別的,不放心可以跟賣家再確認一次!
這就是下偏光沒清理好的下場,有小異物在裡頭。因為有銀底,看得特別明顯。
只買一張,沒得重貼,乾脆就這樣吧!
裝回去的步驟應該就沒啥難度的!整個比較難的應該是撕膜的時候,這也是會列為兩顆難度的主因,有耐心、小心點即可。心煩氣躁時就去喝杯咖啡,抽根煙再回來慢慢撕!整個過程大概一個鐘頭就可以搞定。
重見光明了,哈哈哈哈哈。
偏光膜的選擇:
以前我也搞不清楚偏光膜這玩意,後來家中另外兩台車陸續都有白內障的關係,所以買了一大張來玩玩看。偏光膜基本上就只有一個角度,但因為要顯示的緣故所以需要旋轉角度,這會跟中間顯示所需的角度有關係,所以才會按照角度裁切而分成0、90、135等等角度。
通常顯示會有上偏光和下偏光,上偏光為可透視的偏光膜;而下偏光有的為銀底的或者與上偏光一樣是可透視的偏光膜。市面上有部分的偏光膜廠家出的貨為上下都是透明的偏光膜(銀底的似乎比較貴),而原廠顯示器的下偏光都是銀底的,根源多半是銀底退化造成白內障。
我第一次買的是銀底的,而第二次買的上下都是偏光膜。
如果真的要論缺點,上下均是偏光膜會比較淡一些,銀底的對比度比較強,但或許銀底的耐用度並不高。
施做上,銀底的比較方便,而上下偏光則要先核對一下角度再貼,所以在貼之前要先上車比對一下角度才安穩。
如果你是自己DIY,而且很懶得撕。我會建議直接換下偏光,上偏光要死的透比較難;如果是給店家換,當然是上下都換,畢竟有收費的。
如果你問我那一種比較好,我很難回答你,畢竟這兩個方式都可行。如果愛好原廠的話,就用銀底的吧;如果喜歡高反差的儀表板,那麼用上下半透偏光的可以達到不錯的效果。